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,传承昆明理工大学的师德品格,2025年4月10日,化学工程学院在化工楼030室举办了2025年第一期“言师有理”工作沙龙。学校档案馆刘永祥副馆长、丁玉梅老师等一行五人,化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云燕、副院长何德东以及学院近五年入职的青年教师齐聚一堂。沙龙由学校档案馆丁玉梅老师主讲,李云燕主持。

李云燕强调了举办“言师有理”工作沙龙的目的和意义。举办“言师有理”工作沙龙,是学院提升青年教师综合能力、深化师德师风教育的举措。第一期工作沙龙以“昆工弦歌润心田,师德师风谱新篇”为主题,通过主讲人丁玉梅老师对《昆明理工大学校史》中的教育前辈事迹的讲述,特别是对戴永年院士的成长历程、学术成就与教育事迹的生动讲述,共同探寻教育前辈坚定前行的光辉足迹,引导老师们感悟教育家精神,深刻理解教育的神圣使命,塑造高尚师德,进一步激励青年教师在教育路上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,成长为教育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。

丁玉梅从《昆明理工大学校史》的编纂讲起,介绍了昆工校史编纂的目的和原则,详细讲解了学校的办学沿革图和发展脉络图的含义,以及从校史中看到的学校办学特色。校史中的典型人物研究是以戴永年院士为例,以“一寸丹心”、“星光引路”、“为国育才”为主题,重点讲述了戴永年院士的成长经历、学术成就和教育事迹,在科研领域,戴永年院士面对重重难关毫不退缩,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坚韧的毅力,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科技创新成果。在教育方面,戴永年院士倾尽全力,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。从戴永年院士身上,大家真切感受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忱、对学术的严谨态度以及对学生的无私奉献,这些品质正是教育家精神的生动体现。

在工作沙龙的交流环节,青年教师们积极发言。吕波老师和蔡秀楠老师表示,听完丁老师讲述戴永年院士的事迹后,内心满充满钦佩,也为身为昆工人而感到自豪。戴院士不屈不挠,成功发展金属真空气化分离理论,构建起有色金属真空冶金理论体系,还发明内热式多级连续蒸馏真空炉和卧式真空炉等。他们认为,青年教师只要拥有像戴院士一样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勇于创新的精神,定能在教育与科研的征程中,完成属于这一代人的使命。
何德东副院长对青年教师寄予厚望。他强调,青年教师作为学院发展的未来与希望,肩负着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。在日常教学工作中,青年教师应时刻牢记教育的初心与使命,以高尚的师德师风为指引,不断提升教学水平,巧妙地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融合。在科研道路上,要传承前辈们勇于创新、敢于探索的精神,耐得住寂寞,坚守学术底线,为推动学院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此次“言师有理”工作沙龙,为化学工程学院的教师们提供了深入交流与学习的平台,对传承教育家精神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、推动学院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。